主编有态度丨5年砸25亿,海澜之家为何仍丢不掉爹味标签?
发布时间:2025-11-14 11:49 浏览量:1
近日,有媒体报道海澜之家被MSCI指数剔除,5年狂砸25亿请明星代言,试图拉近同年轻人的距离,却收效甚微,仍丢不掉“爸爸的衣柜”标签。
部分厂商重金营销的投入,往往只抓住形,却没有魂,既缺乏对当下流行趋势的敏锐把握,也没有在面料升级、版型优化上做出足够亮眼的突破。先后签约潘展乐、陈哲远、曹骏、曾舜晞等新生代明星,换来的却是营收一再下降,海澜之家的选择,凸显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品牌年轻化绝非换一批代言人就能一蹴而就,谨防“你以为年轻人很喜欢”同“年轻人真正喜欢”之间存在鸿沟。
厂商试图讨好年轻人的大方向当然永远不能说错,但时代飞速发展,方法不可一味地路径依赖。品牌年轻化不应是单向的硬塞,而应是双向的对话。多年来,海澜之家的代言人换了又换,可以说是谁火就签谁——这是对年轻人明显的误读,以为只要代言人贴上大热明星,产品就自然能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且不论这些明星与产品力有多大关系,厂商又如何能确定他们就是年轻人喜欢的?
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发展,年轻消费者可以轻松跨平台比价选品,早已跳出看代言人买同款模式。他们更看重剪裁是否贴合身形、设计是否契合审美、性价比是否合理,以及品牌理念是否能引发情感共鸣。这也正是为何当前国潮、国风、个性化服饰等大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真正的品牌年轻化,从来不是依靠巨额营销投入就能达成的短期工程,而是需要在产品研发、消费体验、价值认同等维度进行系统性创新。当年轻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那些仍停留在表面功夫的传统品牌必须回归商业本质,靠产品力立命,用性价比竞争,凭价值观赢心。唯有准确把握年轻群体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深刻理解个性化消费的时代特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