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益企】第32期
发布时间:2025-05-26 09:15 浏览量:20
从实验室到智能工厂,从技术攻关到“大国智造”,在武汉,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精心策划“一周益企”栏目,从创投融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企业服务等多个角度切入,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最热的本地中小企业相关资讯动态。
1、投融圈
❏ 武汉市首笔“投担贷一体化”授信业务落地
武汉农商行江夏支行主动参与“投担贷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在区政府的主导下,联合武汉市江夏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夏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建立起“股权投资先行、银行融资跟进、担保增信保障、财政贴息减负”的协同机制,创新四方联动金融服务模式,成功落地全市首笔“投担贷一体化”授信业务。
❏ 汉口银行首笔“武创融担贷”业务落地
近日,汉口银行与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武创融担贷”专项产品,通过三方合作模式为武创院“拨转股”项目公司提供400万元贷款支持,成功落地首笔“武创融担贷”业务。本次“武创融担贷”业务的落地,是汉口银行与武创院、武汉融担公司探索科技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三方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为武创院孵化中的创新主体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化融资赋能,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走访、专场对接、跟踪服务,助力孵化企业快速成长。
❏ 多模态AI国家队中科紫东太初完成首轮融资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孵化的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首轮数亿元融资。本次融资由知名硬科技投资机构中科创星领投,粤民投、武汉同为、中财金控、长兴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产业发展战略伙伴中科融合创新加速器担任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以通用人工智能(AGI)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同时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深层次、宽领域、多维度的产业布局,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科创潮
❏ 武汉四企业创新技术入选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
5月15日,在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颁奖典礼暨产业创新大会上,2024年度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揭晓,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系统,武汉锐科光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光3000W 969nm光学模块技术、长飞光坊(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的锥形光纤,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2.OT硅光互连芯粒等10项技术获评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光学类,武汉企业创新技术占三席。
❏ 华中农业大学一项专利成功转化1210万元
5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行“改性ZnS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专利转让签约仪式及校企合作研讨会。华中农业大学脑健康团队将专利以1210万元的合同价格转让给武汉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权该公司开展缺血性脑卒中H2S气体治疗方案开发。该校脑健康团队负责人董志强教授表示,这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每一步都紧扣临床需求,未来将联合企业加速推进转化进程。
❏ 院士成果转化,和视光声成功研发乳腺光声CT,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在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B11栋实验室内,一台形似太空舱的设备正悄然改变中国乳腺癌筛查格局,设备里的全景乳腺光声断层成像系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汪立宏教授30余年的研究积累。汪立宏与两位发小胡群和易山一起创立武汉和视光声科技有限公司。从500平方米的实验室起步,这支“华科系”团队用7年时间完成从0到1的跨越。如今公司50余名员工中,研发团队占比超70%,手握50余项专利,自主开发的生命科学仪器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医学研究。
3、企动脉
❏ 武汉百事可乐成为2025年度基础级智能工厂
近日,通过武汉市经信局评审,武汉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为2025年度基础级智能工厂,标志着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武汉百事可乐自研的智能生产系统,应用在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接入BI深度学习模型,实时对历史销量、市场变化等进行大数据分析,预判未来市场需求,给出精准排产方案。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武汉百事可乐已从一家单纯生产碳酸饮料的企业,发展成为涵盖碳酸饮料、果汁、水、运动饮料等全品类的饮料企业。其工厂也从中小型规模,发展成为拥有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50万吨的特大型工厂。
❏ 攀升科技启动开源鸿蒙个人电脑项目研发,最快半年后可以用上鸿蒙主机
5月20日,在华为发布鸿蒙笔记本电脑后的第二天,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启动“开源鸿蒙PC(个人电脑)项目”研发,预计最快6个月后可以与消费者见面。攀升科技此次宣布启动的项目,是在华为开源鸿蒙系统基础上继续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在PC端的应用,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协同生态。鸿蒙生态下,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流畅度会比常见系统提升30%,性能也大幅提升。同时,鸿蒙PC能实现万物互联的特点,也会带来更舒服便捷的多设备协同体验,手机、智能手表、电脑等设备协同会更加方便,这是国产生态的重大进步。
❏ 首批2台T7入驻!贝纳基因携手华大智造拓宽测序服务平台多元需求
近日,武汉贝纳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大智造宣布达成合作,首批2台华大智造DNBSEQ-T7超高通量测序仪正式落户贝纳基因武汉实验室,并已启动对外测序交付。经过装机调试,贝纳基因首周稳定运行即交付数据已超过30Tb,芯片产出和数据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交付标准。贝纳基因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纳米孔测序服务提供商,拥有强劲的实验交付能力,此次T7平台的进驻,旨在满足不同长度测序服务平台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拓展高通量测序服务矩阵。贝纳基因将秉承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更快周期、更优性价比’的服务理念,依托华大智造极具竞争力的T7平台,打造华中地区长短读长测序快速交付中心。
❏ 武汉噢易云Oseasy虚拟机为鸿蒙生态构筑“护城河”
5月19日,华为鸿蒙电脑摆脱对x86架构和Windows的依赖,横空出世。从设备互联到生态自主,从内核层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到芯片级安全防护,再到跨设备无缝协同,中国首个实现移动端与桌面端生态统一的操作系统由此诞生。在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现场,光谷企业——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同步鸿蒙电脑发布推出了Oseasy虚拟机,支持用户在鸿蒙电脑上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助力华为开启“操作系统融合”时代。武汉噢易云Oseasy虚拟机,是基于电脑端用户习惯进行开发和优化的工具,也是首批在鸿蒙电脑端提供完整功能的AI办公应用之一。目的是保障用户在鸿蒙电脑上的使用体验提升。
4、服务窗
❏ 企业家大讲堂第二期举办
5月22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局)举办第二期企业家大讲堂,诚邀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分享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实践。市区经信系统干部及中小企业服务专员近160人参加活动。秦海鸥向企业家书屋推荐了一本名为《首发经济》的书籍,并在书籍扉页写下寄语,激励创业者以“首发”为契机,构建壁垒,从短期的流量红利到形成长期价值。他以《基于人工智能+产业链技术情报的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实践》为主题,从技术链、数据链、生态链三个维度,结合大湾区的创新模式、湾区实践引入江夏场景等案例进行了分享。
❏ “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智能装备专场举办
5月20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局)主办的2025年“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暨智能装备领域专场成功举办。米字科技、谦达智能等30余位智能装备领域科创型企业代表,以及武汉基金、江城基金、长江资本、复兴创富等20余家投融资机构汇聚现场,共同探讨智能装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8家企业进行了项目路演,并针对投资人的提问进行了答疑。此次活动是“一月一链”的第三场,前两场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专场对接活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很多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建立了联系机制,有些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 “光谷青桐汇Ultra X 百园百校万企”汽车光电子产业专场举行
近日,“光谷青桐汇Ultra X百园百校万企”汽车光电子产业专场在光谷举行。本场活动联动工信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聚焦光电子技术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深度融合,通过车企需求发布、现场技术验证、闭门对接等形式,推动多项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 武汉—绍兴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举行
5月17日,以“武汉制造 融链共赢”为主题的2025年武汉—绍兴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绍兴成功举办。活动共促成供需双方达成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项目18个,涵盖船舶装备、精密制造、纺织面料、新型建材等产业领域,涉及联合研发、中试转化、原料供应、市场渠道共享等关键环节。这些合作将加速武汉科创资源与绍兴制造能力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 武昌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经科局举办企业问需座谈会
5月15日下午,武昌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经科局在中科·武大智谷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举办行政审批拓展延伸服务企业座谈会。座谈会上,武昌区行政审批局邀请斗转科技园、融云科技等重点园区、科创企业代表,就新政务服务大厅增值服务专区建设,征询企业需求,聆听企业心声,深入沟通企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
❏ 硚口楼宇经济产业链“政企早餐会”活动举办
近日,武汉市硚口区楼宇经济产业链“政企早餐会”举行。本次活动以“聚力楼宇·同心发展”为主题,硚口区楼宇经济产业链、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局、荣华街道、区企业服务中心以及重点楼宇运营方代表、重点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金鼎资本、海澜之家等12家企业及单位就自身企业经营现状、产业特点进行了介绍,与会各方就“产业集聚+楼宇生态+基金参与”融合式发展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