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关店283家,海澜之家赴港上市,能否逆转男装困局?

发布时间:2025-09-18 15:01  浏览量:7

中国男装市场,有个品牌总让人想到“男人的衣柜”,那就是海澜之家。2025年9月,这家A股上市11年的国民男装巨头突然宣布:要去香港上市了。许多人疑惑,门店遍布全国、年收入近百亿的头部品牌,为何要急着“二次上市”?

现实很扎心。短短两年,海澜之家悄然关掉了283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虽有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但净利润却下滑到15.8亿元,同比减少3.42%。门店数量也从2023年中报的6006家降至5723家。

或许有人会说,关店不多、收入还在涨,何必大张旗鼓“出海”?但对比同赛道的消费品牌,海澜之家也压力山大。国内市场消费趋缓,门店调整变得常态化,这波“港股热”让不少品牌瞄准了海外融资与市场扩张的机会。

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的核心目的是“深化全球化战略,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其实,早在2017年海澜之家就在吉隆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如今已深耕东南亚,海外门店111家,2025年上半年海外主营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7.42%。今年还准备杀进中亚、中东和非洲,澳洲首店也在路上。

说起海澜之家的创始人周建平,在中国企业家圈子里绝对是个传奇。1978年他靠5毛钱一张的照相业务,两年攒下20万。1988年花30万买下濒临倒闭的毛纺厂,彻底转型做起服装生意。敏锐嗅觉让他及时从布料转向西服,甚至在日本优衣库取经,回国创立了“海澜之家”,一举带火了“男人的一站式购物”。

门店快速扩张,年营收很快突破100亿,2009年请周杰伦代言,门店破千家。2014年借壳上市,风头一时无两。但2017年后,“增收不增利”问题显现,存货高企,加盟店多、利润难提升。女装品牌“爱居兔”曾扩展到1281家,但持续亏损,最终被砍。

2019年,存货和经营模式遭到小股东质疑,周建平在股东大会上的回应也曾引发热议。2020年11月,他正式退休,将公司交给儿子周立宸。周立宸,清华金融系出身,曾在投资圈历练,接班后力推多品牌战略、电商和直播带货,开启转型之路。

新掌门任上,海澜之家变得更“年轻”。一方面,公司不断更换年轻代言人,联名国潮文化,提升品牌时尚感。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零售,推动直营比例、清库存、强化直播带货、拓展电商平台。

2024年海澜之家的库存一度攀升至119.87亿元,但今年一季度已经降至105.97亿,半年报显示进一步回落到102.55亿。与京东奥莱合作清库存、调整门店结构,效果初现。

海外市场则成为新增长点,特别是东南亚。111家海外门店中,78家位于东南亚,且有50家为一楼整层的大店,专供款式占比达到20%-30%。TikTok直播带货成为新风口,短视频播放量累计已达6亿次。

或许有人会质疑,“海外市场真能救得了主业吗?中国男装品牌在国际市场有多大竞争力?”从数据来看,海外业务虽占比不高,但增速快,且公司明确要借港股融资为出海蓄力。这种多元布局,既是主动自救,也是抢占先机。

有趣的是,创始人周建平的退休生活也颇具话题感。投资16亿自建马术俱乐部,收藏400多匹世界名马,打造国内罕见的马文化博物馆和欧洲风情园区,吸引年游客超300万人次,仅票房收入就高达5300万,整体销售破亿。

文旅带来的收益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海澜之家差异化的一张牌。不少专家认为,品牌文化建设对服装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海澜之家用文旅项目实现了多元化布局,也提升了市场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