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共富工坊蝶变升级 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31 17:13 浏览量: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沈志远 张萌 朱正民
7月29日,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产业园的藤编车间里,几十位女工指尖翻飞,一把把藤椅顺着传送带滑向物流车;路河镇大元子村的儿童服饰直播间里,伴随着一句句的商品介绍,手机另一端的订单正飞速刷新;高辛镇闫凤英老两口坐在家门口,把一根根细丝穿进手工艺品中,笑着算起本月的收入。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被一条叫“共富工坊”的纽带串成了同一个故事:从“一人富”到“家家富”,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村级共富工坊(1.0版)到共富工坊产业集群+产业大脑(4.0版),睢阳区正在用共富工坊的升级蝶变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近年来,睢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富民为导向,把共富工坊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围绕“扩面、提质、增效”总体思路,推动工坊建设实现由村级分散加工到产业集群发展的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共富工坊1543家、分散加工点9662个,带动就业9.2万人,人均年增收3.55万元,带动城乡消费增长20%以上,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园区聚势夯实产业根基。产业园区是共富工坊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主阵地。睢阳区充分发挥“一镇一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推进建设冯桥镇户外服装、路河镇童装、郭村镇藤编、坞墙镇户外服装、高辛镇手工艺品加工、毛堌堆镇休闲服饰、闫集镇机械制造等共富工坊产业园区,构建起镇域经济新支点。为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睢阳区整合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等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开展道路硬化、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完善园区“硬环境”,并加速布局5G基站与现代化物流中心,显著降低工坊运营成本。共富工坊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海澜之家、浪莎等知名品牌入驻睢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延链补链、辐射带动作用,为共富工坊平稳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
招商强链激活共富源头。招商引资是共富工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睢阳区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在义乌、湖州、石狮、深圳设立四大驻地招商专班,精准招商,为共富工坊拓展渠道、对接订单。成立“出彩睢阳人联谊会”,开展回归经济“引凤还巢”活动,积极主动联系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对家乡有感情的“五有人士”回乡创业,建立乡贤信息库、微信群,助力工坊企业拓展业务订单23项,回归人员2856人、回迁项目25个。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睢阳区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入驻睢阳、扎根睢阳,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N个共富工坊共同发展的目标。
电商赋能跨越产销壁垒。面对市场拓展瓶颈,睢阳区以直播电商为突破口,开辟“共富工坊+直播电商”融合新赛道。目前,全区已成功构建起“区有电商协会、镇有直播基地、村有电商直播间”的三级直播电商生态体系,规范化建设电商直播基地21个,打通了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为培育本土直播力量,睢阳区联合高校系统化培育直播电商专业人才,开展6期直播电商培训,培训2600余人,组织“电商直播大赛”挖掘直播能人。手机化身“新农具”,直播间成为“新车间”,有效破解了工坊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市场半径有限的难题,上半年,电商零售量1.44亿件,交易额36.6亿元,同比增长51.95%,让睢阳特色产品乘着数字东风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从零散加工点到现代化产业园区集群,从单一招商到驻地招商、精准链接全球资源,从传统线下销售到拥抱直播电商新浪潮,睢阳区共富工坊的升级蝶变之路清晰而坚定。共富工坊1.0版向4.0版的跃升,壮大了工坊规模、提升了产业能级,更在深层次上推动了农民技能转型、收入增长和乡村治理创新。一幅“共建、共享、共富、共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睢阳区加速绘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睢阳样本”。未来,睢阳区将持续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推动其向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跃升,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