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1岁身价130亿,一度成江苏女首富,却两次把董事席让给弟弟

发布时间:2025-05-31 18:52  浏览量:16

她以身价130亿荣登《胡润女富豪榜》,一度成为江苏女首富,却遭到媒体嘲讽“拼爹”。

她一直被看作最像父亲的那一个,甚至一度被外界默认是接班人。但当父亲真正交棒时,接班的却是弟弟。

当被媒体围堵询问是什么心情时,她回答的不卑不亢:没什么好争的!

她就是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的掌上明珠——周晏齐。

1983年,周晏齐出生在一个“万元户”家庭,父亲周建平经营着一家照相馆,在当时那个年代,照相馆可以说是垄断行业,照相、存档、证件、结婚登记全都靠它,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但很少有人提及,其实周建平从小家里就很穷,连书都没读过几天,根本就没什么机会上学, 为了糊口只能靠给亲戚打工,在他的命里只有两个字——硬扛。

1988年,儿子周立宸的出生,可周建平却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人生最大的豪赌,他拿出全部家当,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钱,盘下了濒临倒闭的毛纺厂

对外说是“接手重组”,其实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可这个厂子,却是他拿一家人的未来当赌注换来的。

为了维持厂子正常运转,周建平不仅要靠照相馆不断给毛纺织厂“输血”,还要想方设法四处借钱,愁的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一边是不断亏损的厂子,一边是年幼的孩子,无奈之下,周建平只能将姐弟俩放在厂子里散养,棉纺织厂成了姐弟俩的游乐园,每当提及,周晏齐都忍不住想笑。

跟弟弟周立宸不同的是,周晏齐从小就活泼好动,而且还有些叛逆。

十岁那年,周晏齐赌气离家出走,这可把周建平夫妻俩急坏了,好在最后在奶奶家找到了她,这才结束这场闹剧。

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在得知自己不见的时候,父亲正被工人堵在办公室里讨薪,以为是工人走极端绑架了她,急的崩溃大哭,甚至跟工人们下跪。

不过这件事给年幼的周晏齐好好的上了一课。

自此就乖巧的呆在厂里看父亲忙碌,同时也养成了随时随地画画的习惯,她画工人工作时的样子,画父亲打电话时的神态,画工厂角落里的那只小猫,只要看到的,她都会画下来。

1991年,命运第一次对他们笑脸相迎。

周建平带着厂子做出了第一批精纺产品,一头杀进了商场,紧接着又开始抢占高端市场。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他将一间快要倒闭工厂干到销售额过10亿,资产55亿,成了江苏当地家喻户晓的民企老板。

而此时的周晏齐,也到了被“规划”的年纪。

她没有跟其他同学一样参加高考,而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了加拿大读书。

虽然不太情愿,但她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并不好过,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周晏齐只能自食其力,不过这也锻炼了她独立的性格,这让周晏齐成熟了不少,平时跟家里通电话,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

在学校里,周晏齐尚且能游刃有余,可步入社会才知道根本就没人惯着你。

加拿大学毕业后,周晏齐并没有回国发展,而是在新加坡找了一份工作。

整间办公室只有周晏齐一个中国人,连个知心朋友都没有,白天不断遭受上司的训斥,晚上还得呆在公司里加班,长期高压的环境,让周晏齐只想回国。

实在受不了的周晏齐找母亲哭诉,本以为母亲能安慰一下自己,谁料却是当头一棒:哪份工作容易?别人能做为什么你不能做?

母亲的话让周晏齐学会该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处,该如何对待工作。

随着海澜集团迅速崛起,周晏齐也辞去了国外的工作,回国结婚生子,成为了父亲的左膀右臂,没人觉得意外,因为她是父亲最器重的人。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坐实了“接班人”三个字。

2014年,海澜集团成功上市,周元琪因持公司股份,身价暴增,不仅被媒体封为“江苏女首富”,还登上《胡润女富豪榜》。可很快风向就变了。

一则报道写道:“姐姐已是首富,弟弟却还在仓库拎货。”

媒体用“姐弟对比”的方式制造热度,不断放大一个问题:谁才是接班人?

2020年,周建平正式从海澜之家掌舵人的位置上退下来。而媒体早早就准备好了稿子——《“江苏女首富”无缘海澜接班,回应耐人寻味》。

卸任交接那天,镁光灯闪个不停,可镜头对准的并不是新任总裁周立宸,而是台下被记者追堵的周晏齐。

“你没被选上接班人,是不是很失落?”

她顿了两秒,看向镜头,轻声说:

“没什么,这个位置不适合我。”

没有情绪波动,没有绕弯子,没有套话。

只是后来有传闻称:那天她回家的车上,一个字也没说。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周晏齐的“失败”,只是因为她没有拿到掌舵权。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愿用命运去换位置。

就在2014年她身价暴涨那年,她生下第三个孩子。

产房突发大出血,医生下病危通知,她在昏迷前只想到一个人:

上学时那个被害的同学——同样沉默寡言、没什么朋友,突然就没了踪影。

“活着”这件事,对她来说从不是理所当然。

劫后余生的她格外惜命,每次出门都反复嘱咐家人安全。父亲爱骑马,她硬是拦了好几年,就怕他哪天从马上摔下来。

她的世界早就不止“公司接班”这件事。

她曾是江苏最年轻的女首富,也曾是资本市场上最被看好的继承人。

但她却从未出现在发布会上,也从不在年报里。

她不是董事长,可出了事,第一个被叫回去的,永远是她。

有人说她是隐形继承人,其实她只是不争。

而她早就说了:

“没什么好争的。”

但谁都知道,如果她想争,从来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