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递表港交所,昔日“男装一哥”能否再翻红?
发布时间:2025-11-22 17:43 浏览量:1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11月21日,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昔日“A股男装第一股”海澜之家拟通过H股二次上市深化全球化布局,向“全球的衣柜”全面进阶。
作为2024年全球第二大男装品牌、连续11年稳居亚洲男装市场首位的行业龙头,近年来也面临着增长乏力、库存高企、与Z世代审美脱节等难题,此次赴港上市能否成为其通过品牌年轻化、数智化升级与海外扩张实现突围的关键一步,备受市场关注。
全球第二大男装品牌,门店总数突破7200家
招股书显示,海澜之家是中国领先的品牌服装零售集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海澜之家位列中国服装集团营收排名第四。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澜之家全球门店总数已突破7200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收入计,海澜之家是2024年全球第二大男装品牌;自2014年起连续11年在亚洲男装市场居首位;2024年,海澜之家在中国男装市场的市场份额5.6%,超过第二至第五大市场参与者份额的总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海澜之家仍为唯一年收入突破人民币100亿元的中国男装品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澜之家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营5631家海澜之家门店,覆盖几乎所有的地级市。已建立涵盖5723间门店的全球海澜之家销售网络,其中包含海外92家门店。除男装外,自有品牌包括轻奢女装品牌OVV及高端婴童装品牌英氏。
海澜之家虽自2014年起连续11年保持亚洲男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依然面临增长压力。
2025年三季报显示,海澜之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99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滑2.37%,只增收不增利。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海澜之家的业绩在2019年至2024年间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下滑态势。营业收入在6年间分别为219.70亿元、179.59亿元、201.88亿元、185.62亿元、215.28亿元和209.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5.09%、-18.26%、12.41%、-8.06%、15.98%和-2.65%,整体增长缺乏持续性。同期,归母净利润也呈现出相似的起伏轨迹。
库存高企也成为公司负担,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海澜之家存货高达115.18亿元,其库存周转天数在2025年上半年已达323天,远高于快时尚头部品牌的水平。
霸占中产衣柜的海澜之家,为何成Z世代“审美绝缘体”?
海澜之家源起于创始人周建平在1988年承包的毛纺厂,2001年正式更名为海澜集团有限公司。
2002年是海澜之家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年。受到日本优衣库模式的启发,周建平创立了“海澜之家”品牌,并在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推出了前所未有的男装自选购物模式。
在2012年IPO冲刺失败后,海澜之家于2014年4月通过借壳凯诺科技成功登陆A股,市值一度突破800亿元,成为“A股男装第一股”。
上市后,公司加速全国门店布局,并借助“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等魔性广告语和多位明星代言人,将“男人的衣柜”这一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海澜之家加速发展的同时,线上平台购物模式也愈加成熟。2012年,11.11购物节销售额达191亿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购物节,打破了美国“网购星期一”的纪录。
此后,消费方式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服装产业格局,线下门店逐渐变成顾客的试衣间,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街边等大量服装门店关闭,被餐饮、茶饮所取代,服装零售业态经历了深刻重构。
同时,以“小单快反”为核心竞争力的快时尚品牌强势崛起。这些品牌可精准匹配消费者偏好,快速迭代产品设计,给传统服装行业造成严重压力。
面对行业变局,以海澜之家、九牧王、雅戈尔、七匹狼等为代表的本土男装企业普遍陷入增长困境。这些品牌产品结构长期偏向传统商务风格,难以契合当下注重时尚休闲的男性市场需求,导致主营业务增长乏力与库存高企等问题凸显。
修外功、练内功、远征出海,海澜之家转型谋突围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研究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受需求偏弱、竞争加剧、成本上涨等因素交织影响,我国服装行业运行质效严重承压,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回落,利润总额大幅下降,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削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9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673家,实现营业收入8685.18亿元,同比下降4.63%;利润总额319.23亿元,同比下降16.19%,降幅比2024年同期扩大13.57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服装行业面临的挑战倒逼企业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核心在于通过智能系统实现精准策划与敏捷反应,将库存周转效率提升为首要KPI;同时,回归零售本质,将线下门店重塑为品牌体验与私域流量的枢纽,以此突破线上流量困局。
困境之下,海澜之家也一直在寻求变革。2020年,周立宸正式从父亲周建平手中接任海澜之家董事长。这位二代掌门人,上任后便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试图撕掉“男人的衣柜”单一标签。
海澜之家的转型可看作是围绕三大战略轴线展开,对外重塑品牌与渠道,对内重构生产与研发,并通过出海寻求新增量。
首先是“修外功”。在营销上,海澜之家大力推进年轻化,签约多位年轻明星代言人,周立宸也亲自下场打造个人IP。
在构建品牌矩阵上,公司拓展了潮流男装黑鲸、轻奢女装OVV、婴童品牌英氏等新增长点,并通过代理阿迪达斯业务切入运动赛道。渠道变革也尤为关键。海澜之家进一步拥抱线上渠道,加大了在电商平台上的经销力度。线上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1.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54%。
其次是“练内功”。海澜之家将数智化作为破局核心,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三大平台:面向服务的“海澜致+”智慧生态、主导生产的海澜云服智慧工厂,以及专注于前瞻研发的云服实验室。
最后是“远征出海”。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业务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27.42%,门店达111家。财报中提到,公司在深耕东南亚的基础上,正有序布局中亚、中东及非洲市场。9月份,海澜之家已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
目前来看,海澜之家品牌重塑、智造升级与出海远征的蓝图已经绘就,但能否助力其真正转型突围,仍需市场检验。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