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被 MSCI 指数除名,主品牌营收连降,户外转型被指光喊口号?
发布时间:2025-11-14 10:17 浏览量:1
家人们听说了吗?咱们常逛的海澜之家,居然被 MSCI 指数给 “除名” 了!11 月 6 号国际指数公司 MSCI 公布的审核结果里,20 家被剔除的中国公司中,海澜之家就赫然在列,这变动 11 月 24 号收盘后就正式生效。要知道 MSCI 指数可是全球投资经理的重要参考,被剔除意味着可能少了不少国际资金关注,海澜之家这是咋了?是业绩不行了,还是转型没做好?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这事儿,看看海澜之家最近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先说说 MSCI 指数 “除名” 这事儿的影响。懂行的都知道,一家公司能被纳入 MSCI 中国指数,相当于拿到了国际资金的 “入场券”,会吸引不少海外投资者关注和配置;可一旦被剔除,不仅可能影响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还会让资本关注度下降,对公司后续融资和估值都不是好事。网友们得知消息后,都在评论区讨论:“海澜之家怎么会被除名啊?以前不还挺火的吗,是不是最近生意不好做了?” 还有网友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它的股价啊?我身边还有人买了它的股票呢。”
其实海澜之家被剔除,大概率和它近年的业绩表现脱不了干系。看 2025 年三季报数据,公司整体营收 155.99 亿元,同比就增长了 2.23%,这增速本来就不算高,更让人揪心的是主品牌 “海澜之家” 的营收 ——108.49 亿元,同比居然下滑了 3.99%!而且这已经不是主品牌第一次下滑了,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好几个财报期都在降,这主品牌可是海澜之家的 “顶梁柱”,它一不行,整个公司都得受影响。
为了扭转局面,海澜之家这两年也在搞转型,跟风加码户外赛道,可这转型却被不少人吐槽 “浮于表面”。就说今年秋冬主打的 “极光 95 绒” 外套,广告打得那叫一个响,北京白领周钰路过门店时,就被这醒目的广告吸引了 —— 冲锋衣外形、户外风拼色设计,看着确实比以前的商务男装时髦。可周钰拿起衣服一细看,立马就犹豫了:导购说不出具体技术细节,吊牌上也没写,175 尺码的充绒量才 146 克,“大冷天穿肯定不够暖”。
咱再仔细看看海澜之家的户外产品,问题还真不少。“极光 95 绒” 虽说叫 “95 绒”,指的是 95% 绒子含量的鸭绒,也用了 “三防面料”,可关键的防水指数、透湿率这些参数,商品详情页里压根没提,问天猫客服,客服只说 “没有具体数据”;还有主打 “UPF150 + 防晒” 的墨羽皮肤衣,宣传视频全是山水意境,没讲清楚防晒技术原理,也没说清材质工艺;定位专业的远行冲锋甲,连防水等级、压胶工艺这些户外服装的核心指标都含糊其辞。
反观现在的消费者,经过这么多年市场 “教育”,对户外服装的认知早就专业了,买的时候都会盯着防水指数、透湿率这些参数看,海澜之家这种 “重概念轻技术” 的做法,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反映到销量上,就更明显了 —— 天猫旗舰店上,598 元的远行冲锋甲,销量最高的链接才卖了 100 多件。网友们纷纷吐槽:“光喊户外口号有啥用?连关键参数都不敢标,谁知道是不是真能户外穿啊?” 还有网友说:“以前觉得海澜之家性价比还行,现在搞户外,技术跟不上还卖得不便宜,还不如买专业户外品牌。”
面对质疑,海澜之家解释说,现在消费者更看重场景体验,他们是 “硬科技软表达”,想打破专业装备和生活时尚的界限。可零售评论人马岗戳破了真相:海澜之家本质是 “品牌运营平台”,轻资产模式靠供应商提供技术方案,自己研发投入少,根本没底气讲清楚技术细节。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看 2025 年半年报,海澜之家研发费用才 1.06 亿元,同比还降了 4.69%,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不足 1%;可同期销售费用却高达 24.72 亿元,占营收 21.37%,钱全花在营销上了,研发却舍不得投入,这怎么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其实海澜之家的问题,早就藏在它的商业模式里了。以前它靠 “可退货” 模式,让供应商承担滞销风险,自己轻资产扩张,很快就成了 “中国男装之王”。可这种模式也有大缺点:海澜之家不用担滞销风险,就没动力持续创新;供应商要担风险,设计就趋于保守,很难做出有竞争力的爆品。这些年海澜之家为了年轻化转型,砸了不少钱营销 —— 冠名综艺、赞助赛事、签潘展乐、陈哲远这些新生代明星,2020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广告费用超 25 亿元,可营销没转化成业绩,2019 年营收达到 219.7 亿元峰值后,就陷入 “增一年降一年” 的循环,2024 年净利润 21.59 亿元,只相当于 2018 年巅峰时的六成。
更尴尬的是,在关键促销节点,海澜之家的表现也越来越差。“618” 大促还能靠低价冲到男装第二,可 “双 11” 这种考验产品实力的节点,就只能排到第六到第十名,被优衣库、波司登这些甩在后面。艾媒咨询的张毅说得很到位:海澜之家 “重营销轻产品”,有路径依赖,没能力把品牌曝光转化成产品故事,研发创新根本跟不上。
现在中国男装市场早就变天了,竞争越来越细分,消费者也越来越专业,光靠营销和渠道已经行不通了,得靠科技和专业度说话。海澜之家作为曾经的 “男装一哥”,被 MSCI 除名或许是个警钟。如果还不打破旧有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恐怕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慢慢被消费者遗忘。
最后希望海澜之家能好好反思,别再只搞表面功夫,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搞创新,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好产品才能留住人。也期待看到中国男装品牌能拿出更多有实力的产品,在市场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