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筹划港股上市,加速出海布局

发布时间:2025-09-18 21:43  浏览量:12


业绩增速放缓,海澜之家筹划港股上市,加速出海破局

《中国科技投资》何梓嫣

近期,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公告称,将启动公司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此次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


筹划港股上市的背后,海澜之家近年来的业绩增速正在放缓。2024年,海澜之家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双双下滑的情况;到2025上半年,净利润仍下滑3.42%,营收增速放缓至1.73%。

海澜之家最主要的营收渠道——线下门店亦出现了收缩: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单个品牌)系列门店净减少110家至5723家,回到了约三年前的水平。


海澜之家亦进行了多元化品牌布局转型,今年上半年其他品牌的增长表现较为亮眼。然而,其他品牌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多元化转型红利仍待释放。而港股上市又能否推动海澜之家转型成功,仍有待验证。


业绩波动较大 存货规模攀升

2025半年报显示,海澜之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下降3.42%。


其中,公司核心支柱品牌海澜之家表现较弱,该品牌上半年业务收入83.95亿元,同比下滑5.86%,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2.58%,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关键因素。与主业下滑形成对比的是,海澜团购定制业务、其他品牌收入表现较为亮眼,分别同比增长23.7%、65.57%,但由于体量较小仍未形成第二曲线。此外,这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出现了同比下滑,海澜团购定制毛利率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至40.36%,其他品牌毛利率下滑9.58个百分点至49.07%。


值得注意的是,海澜之家的业绩困境在2019年便已显现。2019年,海澜之家营收同比增长15.09%至219.7亿元,成为其上市以来的最高收入;当年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7%至32.11亿元,后续的盈利水平亦未能突破30亿元。


2020-2024年,海澜之家的营收分别为179.6亿元、201.9亿元、185.6亿元、215.3亿元、2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6%、12.41%、-8.06%、15.98%、-2.65%;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7.85亿元、24.91亿元、21.55亿元、29.52亿元、21.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42%、39.6%、-13.49%、39.96%、-26.88%,业绩起伏较大,其中净利润的波动尤为明显。


库存亦是海澜之家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Chioce数据显示,近五年海澜之家的存货规模呈扩张趋势,2024年其存货规模已由2020年的74.16亿元升至119.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76%。2024年的119亿元存货中,其中有82.7亿元的商品是可退货商品。海澜之家在财报中解释称,上述可退货的商品可以按照成本原价退还给供应商,不承担存货跌价风险。


尽管如此,海澜之家近年的存货跌价风险仍值得重视。2020-2024年,海澜之家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5.69亿元、5.63亿元、5.04亿元、4.52亿元、5.69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是减值损失最主要的部分,分别为5.69亿元、4.32亿元、4.15亿元、3.33亿元、4.9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的存货余额进一步攀升至102.55亿元,较2024年中期的95.53亿元同比增长7.35%,存货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增加近50天至322.6天;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均达到2.61亿元。


业绩增速放缓的同时,海澜之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投资者互动平台及业绩说明会中,不少投资者对公司的市值管理颇有微辞。截至9月16日,海澜之家报收6.69元/股,较其股价高点跌超70%。


多元化转型和业务出海仍待发力

面对增长压力,海澜之家也进行了一系列转型。


在渠道方面,近年来,海澜之家持续布局线上渠道。尽管海澜之家仍依赖线下渠道,但线上渠道份额已逐步提升。2024年,其线上销售收入达到44.19亿元,渠道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11.75%升至21.92%,提升了10个百分点。


增加线上渠道份额的同时,海澜之家的线下渠道亦在变革。财报数据显示,海澜之家的门店数量从2024年底的7178家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209家,主要以其他品牌的门店增长为主,其他品牌门店增长数量达到141家。而主品牌海澜之家门店净增长减少110家至5723家,其中海澜之家品牌加盟店及其他门店缩减了174家,直营门店增加了64家。


关闭加盟店是公司战略的主动调整。2025中期报告提到:“公司存量门店以运营质效为核心指标,推进动态调整优化,购物中心等直营门店重点覆盖核心商圈和重点增长区域,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从毛利率方面看,海澜之家直营门店毛利率高达63.89%,而加盟店及其他店铺毛利率仅为42.02%,与直营店相差超20%,关闭盈利不佳的加盟店将较好地改善其利润水平。


品牌的多元化布局亦是海澜之家近年转型战略之一。目前,在稳固男装主业的同时,海澜之家还通过内部孵化与外部合作构建全品类布局,如发力女装(OVV)、童装(英氏YeeHoO)等细分赛道。另外,公司切入前景广阔的运动和折扣零售领域,如2024年,海澜之家通过控股斯搏兹公司(持股51%),获得了阿迪达斯在中国大陆的渠道代理权。同时,与京东联手打造城市奥莱新业态,主打“大牌低价”,截至2025年6月已开设23家门店。


海澜之家的品牌多元化布局已有一定成效,如其他品牌业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5.57%,但该业务体量较小,仅占总营收比重为13.35%,仍未形成第二曲线,仍需继续发力。当前,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的品牌形象固化,短时间内仍难以撕掉该标签。


除此之外,海澜之家还积极开辟国际“战场”。财报提到,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将于2025年下半年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市场的布局,预计在悉尼澳大利亚开出首店。


海澜之家目前海外业务增长亮眼,但收入规模仍然较小,对营收贡献十分有限。截至2025年6月,海澜之家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海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但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78%。可见,目前海澜之家出海业务同样有待发力。


当前,海澜之家推动公司赴港上市,亦正是为其开拓海外市场作铺垫。若海澜之家能成功登陆港交所,不仅能为其缓解现金流压力,还能提升国际化形象,助力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然而,海外市场拓展周期长、投入大,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海澜之家的业绩增长问题,仍待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