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 :正在成为洛阳商业“烫金”地段

发布时间:2025-09-17 15:48  浏览量:7

1954 年,国家选定涧西建设工业区,数万外地建设者涌入洛阳,“南昌路” 这一名字便诞生于对支援者的致敬中,与上海市场、广州市场共同镌刻下那个年代的迁徙记忆。

不过 彼时的它并非交通要道,仅是从专家楼向东南延伸的砂石公路,两侧尽是庄稼地与菜地,唯有植物园前身的苗圃与六冶家属院的青砖红瓦点缀其间。

1972 年,原名 “洛河桥” 的西苑桥通车,这座需停车登记检查的桥梁,让南昌路成为连接涧西工业区与郊县的关键通道。那时马车仍能进城,小学生步行上学无需接送,稀疏的车流中,拖拉机载着红砖石灰驶过,勾勒出工业化初期的质朴轮廓。

到了1992年,笔者单位从外地搬迁到洛阳,南昌路也只是一条“大马路”:马路两边都是低矮的房子,周边都是修胎补胎的修理铺,马路两旁 还是玉米地,当时的玉米还丰收在望,大大的玉米穗,揣在玉米中间。

后来,洛阳建行与丹尼斯的入驻,开始拉开南昌路的兴盛开始。

南昌路的翻天覆地,始于 2019 年乐山路等高架桥梁的兴建。笔者曾用镜头记录下那段施工时光,看着钢筋水泥在原有道路上搭建起立体脉络。高架通车后,洛阳交通从 “平面” 跃升至 “立体”,曾经的拥堵瓶颈被彻底打破,南昌路也随之换了容颜:宽阔的桥面车流不息,现代化的交通枢纽气质扑面而来,为商业爆发铺平了道路。

现在的南昌路,人们发现,现在成了最“烫金”的商业黄金区。高架修好以后,南昌路立刻换了容颜,洛阳的交通,也从平面变成立体,南昌路整体给人以现代先进的印象。

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商人,哪里有商机,商家就会出现在哪里,它们不会犹豫,哪怕是暂时的冷落,它们也毫不在意。

商业的嗅觉永远最为敏锐。交通升级的红利尚未完全释放,商家们已纷纷抢滩登陆。从京东、天猫精品等线上巨头的线下门店,到丹尼斯、王府井、苏宁易购等连锁商超;从海尔冰箱、八方电器等家电品牌,到海澜之家等服饰零售,再到 “微生活” 等本土商业 IP,各类业态在此生根发芽,形成了覆盖日常消费、品质购物的商业矩阵。

这条不算长的道路,却藏着商业繁荣的完整密码。金融力量的长期护航是重要根基 —— 中行与建行作为南昌路的 “老金融”,数十年深耕于此,见证着一个个企业从初创到兴旺。本土企业的崛起更添底气:曾在 90 年代默默无名、徘徊在边缘的 158 厂,如今已成长为大名鼎鼎的中航光电上市公司,成为路段上的 “产业名片”。

高品质配套的完善,则让 “烫金” 成色更足。一个商圈的崛起,从来离不开酒店业态的支撑。如今的南昌路周边,亚朵酒店装修一新,原锦江酒店也在升级改造,再加上早已声名在外的洛阳牡丹城、华阳酒店,高档酒店集群已然成型,为商务往来与旅游消费提供了坚实保障。

而洛阳市政府 “拆墙透绿” 的决策,更让这片区域的气质实现质的飞跃。西苑公园的围墙被拆除,葱郁绿意与城市街景无缝相融,南昌路的整体形象瞬间提升,为商业空间注入了自然与人文底蕴。

从砂石路到立体枢纽,从玉米地到商业旺地,南昌路的 “烫金” 之路,是洛阳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 —— 这里既有工业年代的初心积淀,也有交通升级的时代赋能,更有商业与民生的同频共振。如今的它,正以愈发璀璨的姿态,书写着洛阳商业的新传奇。

在洛阳,最繁华的商业区,可能就是南昌路。现在已经烫金,未来可能更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