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喜力、伊利、京东、淘宝疯抢苏超广告牌
发布时间:2025-07-12 20:30 浏览量:1
导语:
“苏超”无疑是这个夏天最火的话题。这项由江苏省体育局与江苏省各区市政府联合主办,江苏省13个区市各派一队参加的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自5月10日起开赛,赛事仅进行了六轮,在7月5日的南京VS苏州的比赛,就吸引了60396观众冒着40度高温到场观赛,创造了业余比赛的新纪录,影响力蔓延至多领域。关于“苏超”的相关话题火爆出圈,“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没有假球,全是世仇”“十三太保”等“热梗”连连引爆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苏超”、“苏超联赛”等话题的播放量已接近200亿次。
一张高达300万的广告牌引来了15家上市公司或背靠上市公司的各路知名品牌的争抢,其中包括餐饮巨头肯德基、欧冠常客喜力啤酒、国内奶品老大伊利、电商巨无霸淘宝、京东等平常只会在国际赛场赞助的品牌,且成为稀缺资源。一场草根赛事,成为一场大众参与、消费狂欢、资本青睐的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是因为其引起地域文化认同、基层体育活力与数字时代传播规律的共振。
7月6日,由浙江省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发起,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90个县(市、区)的“浙BA”(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正式开赛。2025年这个炎热的夏季,从贵州“村超”到“苏超”再到“浙BA”,体育的热度正从职业联赛的聚光灯下,流向更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利用观赛为流量入口,以“全民参与+城市荣誉”为理念,带动几乎所有消费行业的联动,为各地提振消费,带来了新的参照模式。成为了观察当下中国城市活力的一个窗口。
低票价+高情绪价值+地域文化激活全民参与
“苏超”9.9元一张门票,比一杯奶茶还便宜,“浙BA”最低8元票价,让以往高高在上的体育赛事,基本无门槛进入了普通百姓生活,这普惠的价格,将对价格敏感的群体拉回了线下,以低票价撬动起高流量,是赛事最锋利的切口。近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全省3189位常住居民开展专题调研,调查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涵盖职场人士、学生、农民、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其中非常了解的占近三分之一。84.2%的居民有观赛意愿。52.1%的居民表示观看过“苏超”比赛,另有32.1%的居民表示目前没看但后续打算看,57.4%的居民明确表示会购票在本城观看主场比赛,28.1%的居民表示会购票去往客场助威。
球员们白天是普通的上班族,但下班后,他们就在训练场上为兴趣而踢球,在赛场上为热爱而战斗。前中超队员与个体经营户同场竞技,企业白领与中学生并肩作战,消弭了球员和市民的界限,他们也许是观众的同事、邻家小弟、曾经的同学,将球员与观众融为一体,“苏超”以一种对竞技体育去神化、去魅化、去魔化的姿态,展现了体育运动最真实、最率真甚至最纯粹的一面,这种纯粹不仅体现在场上的球技比拼,市民们尽情发挥创意,传递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纯粹的热爱甚至超越了“输赢对立”的概念。在996工作制、房贷压力下,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苏超恰好提供了观众自身代入感极强的“无害狂欢”。
近距离体验“苏超”的魅力,远不止于便宜二字,它最大的看点,是把城市二字刻进了足球的骨子里。共计516名球员分别代表江苏13个城市,为城市荣誉而战。众所周知,江苏“散装”之名由来已久,十三个城市被戏称为“十三太保”,个个自带傲娇属性,民间常以互不服输调侃其地域竞争文化。如今,这份暗藏锋芒的明争暗斗,终于在绿茵场上找到了绝佳释放点。这种“城市绑定”让球队与市民的联系更为紧密,是一场城市之名,全民参与的集体叙事。
参与门槛低,能实现较高的情绪价值,加之以城市为名,深度绑定了地域情感,激活了观众及市民的身份认同感,天然就成为了热门话题,有了热点和流量,用低票价引来大客流,用大客流反哺现场经济的大戏开始在江苏省各地上演。
美食+文旅+电商组成集体消费狂欢
“苏超”、“浙BA”搭台,经济唱戏,才是赛事更让人关注的关键。买票即送券包,让消费即刻发生,减少了转化成本。看完球,手机一划,周围好吃、好喝、好玩的统统跳到了你的面前,并且有大额抵扣券可用,这种符合人性的消费动线设计,在仅仅开赛一轮的“浙BA”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据相关统计,仅仅上线两天,赛事周边连锁餐饮销售环比增长140%,咖啡甜品类的环比增长幅度超过150%,夜间消费环比增长更是飙升到了170%。这种支持小店爆单的打法,让小商户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赛场周边的“集市效应”也有利拉动了消费,将看球的观众变成“逛场”的顾客,各种零食、水果、球衣等赛事及文化衍生品的销售,让顾客看90分钟球,其实逛了整整半天。来时看的是球赛,走时带着满满的消费。
为将90分钟赛事的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IP,“苏超”各主办地纷纷各出奇招。南京特别推出跟着“苏超”购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球迷们凭借赛事票根,一站式解锁观赛+消费双重快乐;镇江市推出跟着苏超游镇江特色活动,景区夜游人数较平日增长3倍;常州推出的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常州恐龙园集团则围绕“苏超”热梗顺势推出萌动全苏·恐龙妹妹系列玩偶,预售短短三天销量就已破万;盐城则结合湿地资源,推出了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泰州主场当日及前后各两天,全省各场次购票观众可免费游览溱湖、凤城河景区等全市48家景区,吸引观众一日赛、五日游,将观赛客流引入深度体验;南通推出通通来、通通享文旅套餐,球迷凭票根可免费游览40 家 A 级景区,享受住宿 8 折、餐饮折扣等福利;徐州首创体育IP + 消费补贴模式,6 月 14 日至 7 月中旬发放 1000 万元线上消费补贴,超 5000 家本地餐饮、酒店商户参与。多城联动,把一场场的看球变成一次次的短途旅行,把周末的散客游,变成了2-3日的深度游。
“苏超”第六轮(7月5日至6日)比赛期间,据美团数据显示,徐州、宿迁、淮安、南京、扬州、镇江,6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购物消费同比分别增长43.9%、38.8%、34.3%、29.7%、21.8%、15.8%。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周末两天江苏全省抖音酒旅订单消费环比(周四、周五)增长110%。苏州、镇江、常州、南通、南京、无锡、扬州,抖音团购订单消费均环比上涨超36%。泰州早茶、淮安小龙虾、无锡小笼包、南京鸭血粉丝汤的抖音团购订单消费分别环比增长65%、32%、27%、20%。联赛组委会数据显示,仅前五轮比赛带动周边消费超38亿元。
江苏省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丁宏认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苏超”将足球比赛的短期流量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了“体育+文旅+金融”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振出区域经济差异化协调发展的乘数效应。
资本与产业引发共振效应
做强“苏超”这个经济IP,资本市场同样没有缺席。最先被资本市场关注的,是突然起飞的“苏超”概念股。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从5月28日南京发布玩梗掀起苏超流量狂欢算起,苏超概念股中,ST联合收获10个涨停,共创草坪获得7个涨停,金陵体育也出现了5个20cm涨停,总冠名商江苏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跻身中国A50指数。
苏超开赛前,谁也没想到一场业余足球联赛能引爆资本狂潮。5月10日,赞助商名单上只有6家企业,不到40天,热度像火箭般窜升,6月中旬赞助商激增至19家,每一张广告牌都成了稀缺资源,官方赞助席位报价最高冲到300万元,企业们争相挤入,生怕错过。喜力啤酒欧冠常客的牌子首次投向中国业余赛事,这个欧洲顶尖赛场是标配,如今却站到了苏超场边。京东、伊利、肯德基等巨头也纷纷加入。19家赞助商里,15家是上市公司或背靠上市公司的玩家,它们的总市值超4万亿元,包括A股的江苏银行、今世缘、龙蟠科技、海澜之家、安井食品、中兴通讯、伊利,港股的康师傅、小米、途虎养车,以及美股港股的京东、理想汽车。这名单随便一翻,都是资本圈的重量级玩家。
资本的热捧是对这场盛宴影响力最好的诠释,这给草根“苏超”带来充裕的资金,毕竟靠兴趣玩玩的热度很快就会下去,更多赞助商加入,让联赛变得更有活力,能够继续发展。但资本是否会让原本纯粹的群众娱乐,变成一种资本主导的收割游戏,不得而知,如果变得太商业化的“苏超”失去了本来的样子,也将失去最重要的群众基础。
结语:
“苏超”、“浙BA”的火爆,为城市体育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场球赛,带来了情绪价值,激发了市民生活乐趣,用流量变成增量,从赛事IP向消费生态迁移,用低价的门票,算出了一笔1元投入拉动13元消费的“经济账”。“苏超”模式正引发多地效仿,豫超、粤超、赣超据悉都已启动,当草根赛事激活千亿产业链,其意义已超越球赛本身,成为数字时代“全民参与、文化认同、产业升级” 的价值范本。
作者简介:零售荆言,31年零售行业老兵,历任上市公司超市板块店总,采购总,副总裁,实操经验丰富,对零售行业有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 上一篇:古徐城东门地摊小火锅转让!
- 下一篇:长盛景气优选混合近一周上涨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