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复刻“苏超”很难?没钱没政绩成了西安这些欠发达地区的软肋

发布时间:2025-06-19 15:23  浏览量:8

迎来联赛第 4 轮的比赛的“苏超”,很快就有了更多的商业赞助,这场地方性的足球赛事狂欢仍在不断发酵,并引发新的社会议题讨论。

最新的消息表明,“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也增加至 7 家企业,包括今世缘、国源 V3、龙蟠科技、理想、海澜之家、京东、肯德基、安井食品等在内的企业,已经要真金白银地支持仅仅是江苏这一个省份的足球比赛,而后面还有更多地企业和品牌还在等待进入。

从数据上来看,端午假期的“苏超”第 3 轮联赛,据江苏省体育局数据统计,超过 18 万名球迷涌入各个主场城市现场,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数据则表明:苏超主场 6 个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 14.63%。

从一场看起来像是“自嗨”的民间体育赛事,到正规的商业赞助合作进入,“苏超”的蜕变看似有些惊讶,却也是必然。

2024年,江苏GDP突破13万亿,迈入“城均GDP破万亿”阶段,增量更是达到全国第一,2024年全国GDP10强城市榜单,苏州和南京均位列其中,分别排名第6和第10,苏州更是以6.0%的增速稳居全国GDP十强城市增速“龙头”。

总结来说,江苏人搞“苏超”不仅仅是自嗨,自嗨的背后其实更多地是经济实力。

位于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的西安,一直都是西北足球的代表之一,然而,在甲A时代曾经盛极一时的金牌球市,现如今,早已不见踪影,就连一支像样的中超球队,都难觅踪影。

实际上,足球不仅在专业联赛领域广受西安球迷欢迎,平时的大大小小的民间联赛也从来没有中断过,足球土壤不可谓不丰富。

2024年举行的陕西省群众足球五级联赛,就是陕西省内规模最大的业余足球赛事之一,设置五大类别、五大板块、五个阶层,共十个组别的联赛,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足球爱好者参与足球赛事的需求和愿望。全年办赛赛区超过100个,参赛球队超过1000支,参赛群众超过30000人。

不过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无论是赛事规模还是观众人数以及市民的参与度,西安乃至陕西的业余足球联赛,都无法和“苏超”相提并论,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基础不够好之外,缺乏专业的组织和运营,以及更多的官方支持都是制约发展的原因。

和“苏超”各地廉价甚至接近免费的球赛门票票价相比,如果按照真正的赛事承办成本,是远远包不住西安一座专业球场的使用费用的。

2024年,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的西安崇德荣海足球俱乐部发布通告称:

在西安比赛因为高昂的主场相关费用,使得俱乐部无力承担。3月30日对阵陕西联合的比赛,选择陕西省体育场作为主场进行比赛,但单场开销近百万元

位于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西北部的陕西省体育场,设计座椅数为42383个,如果按照一场开销100万元计算,在满座的情况下,门票必须卖到24元以上才有可能保住本。

这对于一个只会踢球的职业俱乐部来说都无法想象的高价,想要通过业余联赛来承担,更是痴人说梦,而通过行政手段低价或者免费开放给联赛,又不可能长久。

所以,西安乃至陕西,想要复刻“苏超”的模式,明显不太现实,如果只是为了“自嗨”,有关部门没有政绩可言当然没有积极性,如果企业介入赞助,过高的场地和赛事费用,又显得太不合理,“没政绩”、“没钱”成了西安这些欠发达地区复刻“苏超”模式的软肋,也就只能望球兴叹了。

比如,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固定座席6万座,是西北地区唯一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馆,可承接世界杯在内的国际一流足球赛事,有消息称即将投入使用。

不过,对于想要实现“西超”或“陕超”梦想的球迷们来说,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这样高大上的场地,可能也只是梦想而已。(图片来源网络)